第六九一章 娴熟

这一套诱人犯罪手段,比起盐政和谋划了二十年的运河改革,简直是简陋至极,甚至连钓鱼都算不上了。

之前在松江府,田贞仪也还嘲笑过刘钰,说刘钰搞那种阳谋手段搞多了,简直不懂什么叫阴谋了。

而刘钰则笑嘲,说是田贞仪可能懂宫廷和朝堂,却根本不懂什么叫基层乡绅。

历史上曾有过一个非常有名的案子,满清的甘肃米案。这个案子倒是非常简单,以后世理解就是卖学历,一个想卖一个想买,窝到最后要不是因为苏菲派和哈乃斐派的冲突导致的平叛战争,发现年年报干旱的地方整天下雨行军困难,可能一辈子都出不了案。

一个想买、一个想卖,可以理解缘何隐藏之深。但后续这位贪污犯在浙江的操作,就比较魔幻了,可谓“金融先驱”。

简易来说,就是想贪钱。但地方的钱太少,怎么办?

加杠杆。

用地方摊派,做利息,借乡绅的钱。然后问百姓收地方摊派,用摊派支付“年息”。这小杠杆一加,原本只能贪10块钱,现在就能贪50。

只要保证“税收”低于“利息”,那么就可以一直维持下去。同时又因在浙江,白银流入较多,贬值较快,是以撑了很久。

士绅放大额贷给官府,官府收穷鬼的钱做利息,当官的拿乡绅的本金挥霍,补亏空,士绅享受高回报率年金。如此循环,竟无一人举报,上面来查,则乡绅皆言本省并无亏空、官员善政,这种杠杆贷波及全省,外界却一无所知。

两个省,全省失声,官员无声,士绅也无声,竟无一人举报。这就是真实的基层。

而大顺的苏北,则更是一个特殊之地,乡绅早就完成了劣绅替代,好人早破产了。

是以对田贞仪的嘲弄,刘钰直接表示不是自己不懂诡计,而是田贞仪根本不懂基层乡绅。

真用那些复杂的算计,说不定他们还不上当呢。

就直接来直白一点的、简单一点的、粗暴一点的。

反正这些年苏北地区一直赈灾救灾,倒卖救灾品早就形成产业链了,现在只是将过去的产业链稍微升级一下,省去了“自己把克扣的粮食再换卖掉换成钱”的过程。

倒卖粮食多累啊,还得雇人运,直接卖票多简单方便?

刘钰也是急乡绅之所急、想乡绅之所想,服务到位。

诱乡绅干这种事,哪有想象中那么麻烦。从前朝开始的基层、胥吏和乡绅的狂欢,如今依旧。

是以当李管家回去后,将这一次的见闻告知了他家主人李乡绅之后,李乡绅立刻敏锐地捕捉到了发财的机会。

但这种事儿,怎么干,是有说法的。

好比别人只是在做饭的时候,克扣个十分之一,自己却直接弄个三分之一,这就容易出事。

但要是大家都这么干,那就没啥问题了。

而且这种事,也不是自己能办的。

刘钰让乡绅们承包,但一家乡绅能承包的力量有限,是以都是几家团在一起,选出一位总负责人。

比如有举人身份、或是家里老辈是当过官的致仕回乡的。

总之,就是总负责人,下辖七八个、十来个乡绅,大家合力一起承包一段,按照各自出的人头,将来算钱。

其实不少人此时都有些埋怨,要不是刘钰这几年搞南洋开发,从苏北这边运人下南洋,这一次挣得更多。人头多,将来分的钱就多。

如今欠下债的今年该下南洋的人,都被弄到了基础关键地干活去了。或是过河的交叉道、或是入海口、或是防潮堤等关键处。

这些人如今就不归这些乡绅管了,人头钱自然也拿不到了。

至于修淮河本身,各路乡绅心里也不好说支持,或者不支持。

这是个很复杂的情况,不能简单的水利就是好能概括的。

不修淮河,经常受灾,便有蠲免。蠲免的主要受益者……如今是按亩征税,人头税废掉了,那蠲免的主要受益者当然也是土地所有者。

但反过来说,修了淮河水利,土地好了,自己收的租子也多了。

然而再反过来说,水灾变水利,九等田成二等水浇田了,这税也上来了,朝廷肯定是要派人来清查田亩的。一清查田亩,很多躲开的税收就又找上来了。

总之,有好有坏。

但对修淮河这个任务,他们也知道轻重,既是承包了,那就得干完。干不完是要出大事的。这和关乎社稷无关,主要是刘钰之前说了,他只要河段,别的可以商量,河段不能完工,西域种麦子、南洋砍甘蔗,二选一。

而这,也就引出了这场贪腐克扣大案的基本逻辑:朝廷发的是米,百姓吃米和吃苞米面,对干活来说并无区别。

吃苞谷面、杂和面也死不了,也能干活,也能吃饱,也能完工。

正如皇帝叮嘱刘钰的逻辑:冬天的活干完,是第一优先级一样。

士绅也是一样的逻辑。

只要把活干完,剩下的事就都好说。

乡绅官僚见钱,如蝇见血。剥皮萱草都不怕,知道要先把活干完在这前提下搞钱,亦算是巨大的觉悟了。

李乡绅赶到这一片的望族、乡绅领袖王监生家里的时候,和他们一起承包的乡绅都已经赶过来了。

正如大明土木堡引发了纳捐事类似的道理,大顺有几个地方的监生之类是最多的。

一是苏北、二是西京。

税收体制和财政制度在这摆着,无能低效。地方闹灾,或者边境打仗,就需要动员当地士绅的力量。

而动员不能红口白牙,得给好处。大顺唯一能给的好处,就是学历。

包括大顺能绝地反击复天下,靠的也不是“保天下”的口号,而是通过保天下的口号,使得之前的均田政策,被合理地被取消了。

否则固然甲申年大顺入京的时候,南方奴隶兴呼乾坤倒转,我辈何以常为奴;一片石之后,士绅可也看到了乾坤颠倒,我辈何以被追缴助饷分田。

王监生的监生,就是苏北大灾时候,捐钱捐物捐出来的。

乡绅出钱,朝廷给学历,给一张“统治阶级入门券”。

不过自从上次活埋事件后,苏北的乡绅们老实了一段时间,至少没再怎么干类似诬陷别人要造反直接活埋三十几个这样的事。

也算是苏北乡绅,给了朝廷一个巨大的面子。

只是这一次不是类似于活埋百姓这样的大事,而是借着朝廷漏洞赚点钱的小事,王监生的心思也早活络起来。

等着李乡绅一到,这一片一起承包河段的乡绅就算是到齐了。

王监生也知道众人来是什么意思,他便先起了个调子。

“诸位,此番朝廷信赖我等,又要修缮淮河,此事对我等也多有利。毕竟水潮之苦,诸位和我一样,都饱受其害。”

“淮河肯定是要修的,干活的百姓,也得让他们吃饱。这没的说。”

众人都点头,连连称是。

王监生又道:“只是,话又说出来,兴国公不比你我,钟鸣鼎食之家,也不知贫民百姓事。若问问百姓,是愿意一天吃二斤白面,还是愿意吃四斤高粱,他们多半也选四斤高粱。”

“现在,朝廷也好、民间也罢,都讲究个‘不谈虚妄命理心性’,要专办‘实务’。”

“咱们这一次承包河段,也该本着这等想法。何谓‘实务’?便是要让干活的百姓吃饱,方为最大的实务。”

“之前救灾,就有人说,不若将朝廷发的漕米,换作粗粮,这样灾民才吃得饱。”

“若真真办实务的大人,便称赞为善举。”

“可也有些空谈道理的、顽固不化、不知变通之辈,却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,以为若开此口,必引贪腐。”

“可结果如何呢?同样的灾,假使同样的二十万石米,办实务的,灾民吃得饱、饿毙者少;那些顽固空谈者,却使饥民骨瘦嶙峋。”

这样说,众人心里都喜,如何不明白王监生的意思?

至于说救灾,用大米换粗粮,这是贪腐的一贯逻辑。

逻辑,是绝对没问题的:

朝廷无能,财政制度全面倒退,朝廷手里没资源,能调动的国家粮食储备,只有漕米。所以朝廷只能发漕米、发白银。

理论上,大米换粗粮,饥民要的是饱不是好,这逻辑是一点没问题的。

但,现实是现实、逻辑是逻辑。

现实就是,谁来保证所有的米,都换了足额的粗粮?

现实就是,一放就乱,只要开了个小口,蛀虫就能毁掉整个大堤。

如果朝廷能够保证每一粒大米都能换成粗粮,有这个统治能力,那还脱裤子放屁运大米干啥?直接花钱买粗粮运过来不就得了。

因为没能力,所以才不得不用最死板的制度。

现在刘钰直接把这个死板的制度拆了,留了一个天大的漏洞,自然就有人往里面钻。

王监生当然不会说自己要贪腐克扣,而是给他们承包的这一段的赚钱办法,指明了道路。

刘钰留的道路太多,针对不同的胆量、不同的贪心。而王监生指明的道路,就是细粮换粗粮,套取细粮粗粮的价格差。

而要这么干,王监生随后又指明了现实的操作问题。

承包的河段,要先挖两头、从两头往里挖。

这样,就能保证自己这边的人,和隔壁的人不通气。免得真遇到死心眼的,真保额保量的给挖河的百姓细粮,容易露馅。

www.。m.

最新小说: 学霸从数学建模开始 四岁奶娃:大佬狠狠宠 晚清神捕 蓄谋 全世界都怕我们离婚[快穿] 首富娘子:夫君要细养谢珩温酒 美人成双 师尊被当成炉鼎np 一剑苍穹 大骆第一赘婿 我就是仙:开局掉下个小龙女 竹马镶青梅 野王诱捕器[电竞] 洪荒五气玄微仙 渺渺仙途 穿成四个起点男主前女友 我开阴阳茶馆那些年 满级大佬掀棺后[快穿] 赵绮晴傅西深 欲宠成欢:娇妻“潜”入怀